我知道这个话题很敏感,但这也确实属于中国美术史的范畴。我会向到底揭示一个“辱华”形象的来源、发展以及流传的过程。只是希望网友们和小编不要把我这篇文章当做为国外辱华势力开脱,我认为只有搞清楚了事情来龙去脉,我们才能更效的制止这种事情的发生,也可以更有力的反击对方,或者避免以后再授人以柄。
西方人在嘲笑中国人的时候,常常会做这样一个动作:就是双手把眼角往上拉,形成俗称的“眯眯眼”。这代表了西方人对中国人的一种刻板的印象,通常会被做视为辱华的象征。
我们可以看看大数据下的中国人的平均长相,我们会发现,其实这种眯眯眼并不能代表中国人的通常长相。
而且有海外的留学生也做过这样的测试:他们要求西方人画出他们心目中中国人的形象。不出所料,大部分的西方人画的中国人都是眯眯眼。但问到他们“日常接触到的中国人中间这种眯眯眼的人多不多?”的时候,他们就说看到的并不多,但他们看到的非眯眯眼的中国人只是少数而已。
那就奇怪了:既然你平常见到的中国人大部分都不是眯眯眼,那你凭什么说咪咪眼是中国的普遍长相,大眼睛的反倒是少数呢?这种刻板的印象是从何而来的呢?
——在网络上并不能找到有关“中国人是眯眯眼”这种刻板印象起源的资料。
但一笑经过多方研究,发现了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
这种眯眯眼的中国人的形象,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弄出来的。
要知道东西方相隔遥远,在古代能够到达西方的中国人少之又少(现在能出国的也不算很多)。那么西方人(主要是指欧洲人,美国人的观念是从欧洲这边继承的)对中国人形象的认识往往是通过中国销往西方的工艺品、绘画作品上的人物形象而得来的。
虽然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很早就出现了,但元朝以前输入西方的主要是丝绸、茶叶、陶瓷器等,其中丝绸和陶瓷器上很少有人物形象。
到了元朝后,才有大量画有中国人物的绘画作品、书籍和瓷器输出到欧洲。
元青花人物纹玉壶春瓶
明朝封神榜版画
明代书籍插画
看了上面的图以后我们会发现:文人和妇女都是清一色的丹凤眼,也就是细长的眼睛。
如果还不信的话,请到底回忆一下历史课本上那些帝王将相名人贤臣的画像,是不是感觉都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
没错,这就是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套路——人物面貌都有了一个统一的范式。
(没找到明代的人物画谱,以清代《三希堂画宝》为例)
这也是为什么一笑一直对中国传统人物画不写实感到很痛心的原因之一——明明国人美得千姿百态,但大多数画家就只选择一种美人的形态,还形成了程式!
包括有名的大画家也是同样的犯了这个毛病。
我们来看看明朝最出名的唐伯虎的仕女画。
《秋风纨扇图》
现在唐伯虎的赝品比较多,但这幅画是确认的唐伯虎水墨人物画代表作。
它纵 77.1厘米 横 39.3 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画中的女子是愁眉,这个眉形是为了塑造一个怨妇的形象;眼睛是丹凤眼。丹凤眼是古代美女俊男的标配,它的特征就是眼形细长,眼尾自然向外延伸。
丹凤眼
武圣关公关老爷也是丹凤眼,平时眼睛也是眯起来的,据说只有到了要杀人的时候才睁开。
这幅画是工笔人物,画上的女子也都是细长的眼睛。
特别要说明一下的是:额头、鼻梁和下巴涂了白粉,这叫做三白法。这既是绘画中突出人物头面凸起部分的表现方式,也是化妆中塑造面部立体感的方法。
这种修眉细眼的人物形象,已经成了明清时期人物画的固定形象模板。在对外输出的各种工艺品、美术作品上,中国人的形象(面容)就是如此。
哪怕是西方的画家来到中国,他也不得不屈从于这种模式。
例如郎世宁,他画的清朝的嫔妃像,也是共用一套模板的。
久而久之,尽管西方人日常见到的中国人不是画上的长相,但由于这套脸型模板太过强大,应用过于广泛,导致我们画家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成了西方人认知中的中国人的标准面像。
实际上哪怕到了民国甚至建国初期,我们很多画家还是沿袭了这一套脸谱模板。
张大千仕女图局部
胡也佛仕女局部
王叔晖仕女
而西方人分不清丹凤眼和眯眯眼的区别,所以把我们的丹凤眼当做了眯眯眼,并在心理认知中形成了中国人的标准像。
其实,我们的丹凤眼和眉形、唇形和面部的装饰是一套整体的搭配,这样才能显出美来。
但西方人把眼睛单独拎出来,无疑就带有恶意了。
而且,从民国开始,我们的审美也在向西方靠拢,包括面相,也逐步以大眼睛为美。
民国美女画像广告
上世纪八十年代纺织女工画像
但当我们的审美已经向国际接轨了,西方人还拿旧眼光看人其实也是一种侮辱。
其实,真正因循守旧的是西方人。他们不但没有看到我们中国人对于人物审美的变化,还在用几百年前的标准来挑选中国模特、演员,塑造中国人物形象,还美其名曰“东方美”、“高级脸”,还强迫我们接受。
更可怕的是,我们自家还有一批所谓的艺术家、时尚界人士、知识分子也跟着西方人瞎起哄,认同这套说辞。
实际上我们看他们自己选出来的白人模特,甚至黑人模特,这五官都是很正常的好吗?
所以说,“眯眯眼”就反应了西方人懒得了解中国,坚持自己固有观念的傲慢,这也是当中国人抗议时,他们还不以为然的原因所在。
当我们厘清这一现象的来龙去脉以后,我们就不要单纯的抗议,而是要加大我们的文化输出,争夺国际话语权,这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西方人对我们的刻板印象,让再做这种“辱华”动作的人变成世人眼中的无知者。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liqiaoqiant@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9hufu.com/life/59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