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惠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春秋时期曾任鲁调士师,掌管刑狱诉讼之事.他品质高洁,卓然自立,但从不以圣人自居,时常表现出不拘小节、随性洒脱的风度。
《孟子·万章下》记载,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他并不因事奉庸君而感到羞耻,也不因官职微小就推辞,自己为官向来遵守原则,行事“进不隐贤,必以其道”。《论语·微子》记载了柳下惠在鲁国做官而数次被罢免的故事,别人问柳下惠,为何不去其他国家任职?柳下惠回答:正直的人为官做事,去哪里不会遭罢黜?如果屈节从事,阿谀逢迎,在鲁国照样做官,何必离开?

柳下惠做官和而不流,与人交往亦是如此。他与普通老百姓甚至是粗鲁庄稼汉都能愉快相处,与其畅谈时乐在其中,久久不愿离去。一方面, 他不会对他人有过高要求,不觉得身居官场就有地位,混迹平民就变得粗野。另方面,他修养高尚,不会因为外物的影响让自己违背原则,品行变质,所以真正做到了君子“和而不流”。孟子将柳下惠与伯夷、伊尹同列,盛赞他为“圣之和者”。
君子的“强"是“和”与“不流"的有机统一。“和” 是前提,是基础。“不流”才是“强”的核心和关键。只有“不流”才有特立的个性,才有特异的人格力量。这种特立的个性和特异的人格力量,往往使人折服,使人向往,使人崇拜,从而凝聚群体,形成“强”场。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liqiaoqiant@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9hufu.com/baike/331275.html